2024年上半年,重庆轿车产量到达121.42万辆,再次登顶“我国轿车榜首城”。
有此成果,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轿车功不行没:新能源轿车产量达39.14万辆,同比增加150%。其间,龙头企业重庆长安轿车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长安”)出售新能源轿车29.9万辆。这意味着,重庆每卖出10辆新能源轿车,其间有7辆都是“长安造”。
160年建厂史,40年造车史,长安这位“老司机”把油门踩究竟,在新赛道上跑得飞快。
可是,新赛道并非一路平整,能跑出“加速度”,“老司机”碾过许多坑、迈过许多坎。
▲两江新区长安轿车二工厂焊接车间,智能机械手臂正在进行焊接作业。 通讯员 王加喜 摄
用项目跟投和从头选聘破除企业痛点
国内最早推出电动轿车的车企是谁?
答案是:长安!早在2009年,他们就推出了国内榜首款纯电轿车——奔奔MINI EV。
惋惜的是,长安虽起了个大早,却赶了个晚集。
因为动力电池本钱居高不下,以及充电时刻过长、电池容量小、电池寿命短和散热不良等缺乏,奔奔MINI EV直到2017年才登上工信部新能源车型推广目录,从2018年4月起才开端有销量数据,且大部分时刻每月销量都缺乏1000辆。
后来,长安推出的纯电车型E30、逸动纯电动和欧诺纯电动,也都未能在商场上掀起波涛。
而彼时的我国轿车工业,一场新能源轿车变局大幕现已摆开——比亚迪以超10万辆的销量牢牢占有榜首,同为国企的北汽和上汽也别离有4.6万辆和2万辆销量,“蔚小理”等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,特斯摆开建上海临港工厂搅动轿车江湖。
接连推出4款电动车,成果都没能激起大的反应,问题出在哪?
“是惯性!”长安董事长朱华荣说,当企业处于战略转型期,最大的敌人便是惯性,惯性会让企业失掉幻想力和动力。
他剖析,其时的长安内部存在两种惯性——
一种是成功惯性,尤其是让产品取得销量成功的工作方法和思想形式。现在轿车的技能、产品、用户、商业形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,在这种情况下,前几年越成功的企业,越简单掉进惯性圈套。
另一种是职责惯性,国企承担着较大的社会职责和责任,当企业需求转型时,体系和机制的束缚约束了“赛车的方向盘”,使其难以灵敏转向。
“假如沿着惯性往前走,将是一条绝路,因而即使阻力再大,也得把头调过来。”朱华荣说。
2017年起,长安内部施行了一次分配机制的革新:推广“项目跟投制”,打破企业转型的惯性阻力、进步产品成功率。
所谓“项目跟投制”,即每款量产车项目都有清晰的销量、赢利、市占率方针,项目里的中心人员,即研制、制作、出售、工艺、品牌、策划等中层以上管理干部,依照自愿准则拿出必定的金额来“出资”。假如项目合格,不只出资款能全额返还,跟投人还能取得相应份额的鼓励;假如项目净赢利超量完结方针,跟投人能享受到超量部分的赢利分红。
“‘项目跟投制’作用很好。以长安CS75为例,项目组拿到了900多万元的奖金。其实,假如他们胆子更大一点,跟投到顶100万元的话,我算了一下,最多能够分到2700万元奖金。”朱华荣说。
与此一起,长安还在2022年头干了一件震动业界的大事。一开年,长安就宣告:公司一切部分总经理及中高层管理人员整体解聘,从头选聘。
这是长安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严重人事革新,触及人数多达百人,广泛各大工厂以及各中心部分。
“咱们想打破曩昔‘能上不能下’的体系坏处,让精干的人有更大舞台。”长安一位高层人士表明,这是长安面向商场、在职业经理人准则建设中迈出的要害一步。
此举很严酷。经点评不适合的原部分中高层,只能去竞聘其他岗位,若未能聘上,则去长安学习中心学习。
但也很有用。一支勇于立异、勇于担任、想干事精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化干部队伍敏捷组成起来。
“不破不立”。乘人事革新之风,长安还在新能源板块雷厉风行推进了两项新举措。
一是施行科技立异工程,树立全球协同技能立异中心、全球联合产品立异中心、全球开发营销立异中心、体系机制立异及香格里拉工业立异联盟。二是建立新能源事业部,推进新能源事务独立。长安新能源也成为轿车央企中最早进行混改的企业。
经过将内部的新能源技能资源进行整合,长安加速研制更多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,并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、引入和储藏。
深蓝轿车首席战略官陈立华表明,现在深蓝研制团队的许多中心成员都是在那个时期生长起来的。
用推翻式立异处理职业痛点
发动机热功率打破44%,纯电驱动电机最高功率98.10%,1升油发电3.63千瓦时……这些方针,到达全球抢先水平。
2024年3月,长安正式发布职业创始的全域全场景动力处理方案——新蓝鲸动力。新蓝鲸动力不只技能方针抢先,还兼具混动与增程功用,并能在两者之间主动切换。
混动好,仍是增程好?因为两者技能道路不同,让这个问题在新能源轿车范畴犹如“鱼”与“熊掌”。增程式电动车归纳行进路程更长,而混动式电动车的高速行进动力体现更佳。
“常言道,鱼和熊掌不行兼得,咱们偏偏要打破常规。”陈立华说,长安的主意是:打造全域全场景动力处理方案,一揽子处理用户关于充电、省油、行进路程和功用等方面的痛点,到达一个技能上的“最优解”。
这个主意很“斗胆”,要求在内燃机、电动机和电驱等方面有极高的归纳研制才能。曩昔,曾有车企试过,但做出来的产品均不抱负。
“这的确是史无前例的应战。”新蓝鲸混动项目英国中心总工程师Martin Joyce坦言,要完结这个斗胆的主意,难度之大超乎幻想。
在长安新蓝鲸动力试验室,墙上挂着两个钟,别离显现北京和伦敦时刻。曩昔几年,长安的研制团队在这儿经过投影屏幕,重庆和伯明翰的研制人员进行过无数次跨过半个地球的讨论和争辩。长达几百个小时的样机试验,上百次的调试优化……都是经过这种方法完结的。
就这样,新蓝鲸动力的技能“积木”一块块建立起来,经过模组化,将发动机、电机、增程器等一体化立异提高,完结了全球创始全域全场景动力处理方案,可满意混动、增程在动力方面的一切需求,树立了新能源动力“新标杆”。
前几年,电动车因为续航、补电、本钱等技能不老练,开展进度缓慢,长安也在这个环节吃过亏。为处理这一难题,长安研制出“原力电动技能”。
这一技能将电机、电机控制器、减速器等多个部件集成于一体,具有1200公里超长续航,一起还有高频脉冲加热技能,有用处理了轿车动力电池冬季“趴窝”的问题。长安在“原力电动技能”上具有的专利,到达了1100件之多。
▲长安轿车全球研制中心,驻华使节一行正在观赏长安造新能源轿车的车底盘和电机电控技能。 记者 郑宇 摄/视觉重庆
本身的短板是补齐了,但还有一个痛点没有处理——电池的安全问题。这不只是长安的痛点,更是职业的痛点。
对此,长安研制出了“金钟罩”电池技能。这项技能经过定向排气、全时预警、超压密封、绝缘隔绝等7项办法,完结对电池的层层防护。在我国汽研的专业测验中,无论是水浸、火烧、针刺,“金钟罩”电池的安全性都到达了国标的两倍以上。
本年年头,《2023年我国轿车专利数据统计剖析》出炉。在发明专利授权量方面,长安以1417件位列第四,同比增幅达51.88%;在专利揭露量方面(包括一切类型),长安以9322件的专利揭露量和27.82%的增加率跃居榜首。
▲长安轿车两江工厂二厂区二车间,一辆现已涂装完结的uni-v智电iDD下线。(受访者供图)
找准机遇放“大招”抢占新赛道
“发力新赛道,咱们有了‘本钱’。但何时发力,也需求‘技巧’。”长安轿车董事长朱华荣表明,2020年曾经,长安对新能源轿车商场有两大根本判别:一是技能尚不老练;二是商场尚不老练。
其时,商场上一辆国产燃油车,其发动机带变速器只需1.5万元,可是换成续航500公里的电池包就要7万元。大多数顾客都不愿意为这么高的本钱买单。
因而,新能源轿车商场结构呈现出“两头大中心小”的非常态。一头,是以五菱宏光MINIEV为代表的贱价电动车,每台价格4万元左右;另一头,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端电动车,价格在30万元以上。这些产品,瞄准的方针都是家庭第二辆车。原因很简单:依据路程焦虑、安全焦虑,大部分购买榜首辆车的家庭,仍然会挑选燃油车。
长安以为:一个老练的商场,应该是“两头小中心大”,呈纺锤形结构。什么时分中心商场起来了,长安发力的时分也就到了。
机遇说到就到。2021年起,国家为了促进新能源轿车工业开展,出台了一揽子优惠和引导方针。此外,路权、上牌权以及公共范畴的强制和倡议,都影响了这一工业开展。到2021年11月底,全国各厂家投放商场的新能源轿车到达236款,比2018年增加一倍。
长安等候的机遇总算呈现。所以,长安把憋了良久的“大招”一股脑放了出来——
长安旗下启源推出4款车型,价格区间掩盖8万元至17万元。其间启源E07是全球首款量产可变新轿车,被誉为我国轿车数智化进阶的路程碑之作;
深蓝推出3款车型,它们具有“超级增程”标签,以及NID3.0+APA7.0无忧领航技能等技能成果,价格在15万至22万元之间;
阿维塔11和阿维塔12双双斩获规划界“奥斯卡”——德国“红点最佳产品规划奖”,价格坐落三四十万元区间。
▲阿维塔11在两江新区下线。(企业供图)
上述产品一经推出便一炮而红。本年1-6月,长安新能源轿车销量挨近30万辆,位居国内新能源轿车销量第四,且与第三名的特斯拉、第二名的吉祥距离很小。
不只在国内发力,长安的新能源战略也延伸到海外。
▲长安出产的新能源轿车整装待发。通讯员 王家喜 摄
6月28日,泰国罗勇府伟华工业园四号区域,一排簇新的白色钢制厂房已具雏形,厂房内各种设备正赶紧装置。
这儿是长安的榜首个海外出产基地——泰国基地,它集涂装、总装、焊接、发动机总装、电池拼装等于一体。2025年一季度,榜首批新能源轿车将在这儿下线,首期年产能可达10万辆。
在朱华荣看来,要成为国际级品牌,就必须强化新赛道竞争力,并加速布局全球商场。依据长安的全球化“海纳百川”方案,到2030年,将打造2款全球销量打破50万辆级的“全球经典车型”,并完结“全球产品同步开发+区域差异化开发”的“一区一策”“一国一策”。
【数读】
2022年
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轿车销量27.1万辆
同比增加150%
2023年
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轿车销量47.4万辆
同比增加74.8%
2024年1—6月
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轿车销量29.9万辆
同比增加69.9%
2024年方针
集团销量要到达280万辆,其间自主板块销量220万辆,新能源轿车销量75万辆,海外销量48万辆
2025年方针
集团销量要到达350万—400万辆,同比提高32%—51%,其间新能源轿车销量120万辆,同比提高71.4%,海外销量70万辆,同比提高66.7%
2030年方针
公司整体销量要到达500万辆,其间新能源轿车销量300万—350万辆,海外销量120万辆,跻身国际一流车企队伍
相关报导:
向“新”而行① | 重庆轿车 何故焕然一“新”